您现在的位置: 刮风 > 刮风养生保健 > 正文 > 正文

陆基观测篇更精更密织牢地面网喜迎二十

  • 来源:本站原创
  • 时间:2024/2/28 13:37:18

气象观测是预报的基础,预报的精准需要对更精密的观测数据进行初始值代入和结果检验。

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国综合气象观测业务能力不断提升,地面气象观测迈入全面自动化时代,近4万个乡镇实现自动气象观测站全覆盖,站网布局持续优化,建成7万余个地面气象观测站……十年间,我国地面观测业务飞速发展,为更精准预报天气、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提供了坚实基础。

迈入自动化观测时代

实现减负增速提效

一支2B铅笔、一沓自记纸、一台电报机,曾是基层观测人员的“老三样”。不管刮风下雨、高温严寒,一到观测时间就得往外冲,有的观测员面对台风暴雨,绑着绳子获取数据,有的在夜里,面对蛇虫鼠蚁,克服恐惧记录天气信息。在一些艰苦台站,观测业务的开展尤其艰辛。

地面观测作为最基本的观测业务,要求所有的地面气象观测站在同一时间,按照统一的技术要求,实施同样的观测项目,并按照统一的数据格式,提供全球交换的基本气象要素直接观测资料。不管是在高原、海岛,还是在戈壁、边境,观测站在哪里,气象工作者就在哪里。

年4月1日,我国地面气象观测正式迈入全面自动化时代,观测业务能力显著提升。据统计,自动化后观测频次比人工观测提高4倍至8倍,数据量增加5倍以上;观测数据传输用时由分钟级优化至秒级,到报完整率达99%以上,传输频次从5分钟一次缩短至1分钟一次。

如今,地面观测配合高空观测、空间观测,已形成立体化、网格化综合气象观测系统,基本具备对大气三维综合状态和空间天气信息的实时获取能力,实现对基本气象要素的“分钟级”全空间覆盖,观测业务整体实力接近国际先进水平。

瓦里关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青海省气象局供图

建成7万余个地面气象观测站

近4万个乡镇实现全覆盖

贵州省气象部门完成个新型智能自动气象站建设,四川省气象部门完成个自动气象站建设……自年中国气象局启动气象监测预警补短板工程以来,西南地区的监测“短板”,正以惊人的速度得到“补强”,为更准确预报原来难以捉摸的西南地区天气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
这是我国观测站网不断发展的一个侧影。作为补短板工程的重头戏之一,观测站网的密布,将有效提升灾害性天气精密监测和短时临近精准预报的能力。过去一年,气象部门新建或升级自动气象站个,聚焦补短板工程,今年提出又新建个、更新个自动气象站等一系列目标。

截至年底,我国拥有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个,省级常规气象观测站个,加上其他类型的地面观测站点,目前,我国已建成7万余个地面气象观测站。其中,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数量更是达到年站点数量的4.5倍。年,全国个贫困乡镇自动气象站建成运行,贫困乡镇和全国近4万个乡镇实现自动气象观测站全覆盖,基层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得到再提升、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再巩固。

十年间,气象部门还推动观测设备不断革新,推动冻土自动观测等一批新型技术装备试验试用。研制在深远海、高海拔、极寒、酷热、台风、强辐射、重污染等极端恶劣环境下工作的气象观测设备。采用新技术、新材料、新工艺,通过硬件结构设计与主被动防护措施相结合,增强观测设备的抗风、抗冰、耐盐雾等耐候性。

建设25个国家气候观象台

生态文明建设有了硬核支撑

国家气候观象台是以应对气候变化为出发点,对气候系统多圈层及其相互作用进行长期、连续、立体观测的国家级地面综合气象观测站。它们是服务国家生态文明、应对气候变化等战略的基础,也是开展相关领域科学研究、开放合作和人才培养的平台。

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国在不断补强优化站网的基础上,提出建设国家气候观象台,年,我国对外公布24个国家气候观象台名单,年,国家气候观象台名单进一步扩充,新增三峡国家气候观象台,国家气候观象台总数达到25个,涵盖天气气候、生态环境等多个领域。

预计在“十四五”期间,我国还将建成一批运行稳定、观测项目齐全、规范标准统一、数据质量达标的国家气候观象台,具备气候系统多圈层监测能力,并在相关科研领域取得突破。力争到“十四五”末期,打造一批在国际上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大影响力的国家气候观象台。

中国气象局宣科中心(中国气象报社)出品

作者:文科

编辑:大淼吴彤王婉

审核:段昊书



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 http://www.toutonga.com/xwgy/10816.html

Copyright © 2012-2020 刮风版权所有



现在时间: